狗狗如何才会得狂犬病?
一、狂犬病毒的来源及传播 狂犬病病毒(Rabies virus)又名疯狗病,是一种RNA病毒,属于反动物冠状病毒科狼瘟病毒属,为单链RNA病毒。目前发现的有5个基因型,分别命名Ⅰ~Ⅴ型,其中Ⅲ型和Ⅳ型主要感染人和哺乳动物,I型主要流行于亚洲;II型主要流行于欧洲和北美洲;V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和澳大利亚。不同类型的狂犬病毒其生物学特征有一定差异,但毒力很强,一旦侵入机体,几乎100%的感染率会使机体发生明显的病变,导致死亡。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犬类(95%),其次是猫(4%)和其他啮齿类动物,禽类非重要的传染源[2]。 狂犬病毒通过咬伤或抓伤进入人体,也可以由唾液中病毒颗粒直接注入而使人体感染,但人间接传染的可能性极小,主要通过被咬部位伤口侵入,少数也可通过眼结膜粘膜侵入。
二、狂犬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过程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,病毒进入口腔,最初可侵犯腮腺并大量繁殖,随后迅速扩散至全身,引起脑细胞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感染性病变。但是否发病取决于多方面因素,除了与病毒毒力和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外,是否及时彻底清创,避免病毒入侵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[3]。 已感染的细胞产生病毒蛋白,病毒颗粒经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间隙,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。不过,这一阶段病毒的含量可能较少,尚未能诱发明显的病理反应。
三、临床表现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可大致分为三类:一类是发热性疾病;另一类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如病毒性脑炎、脊髓灰质炎;还有一类是皮肤粘膜性传染性疾病,如乙型脑炎、水痘等。 一般来说,任何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狂犬病毒,但是以婴幼儿和老年群体为主。患者起病较急,早期可出现发热、乏力、浑身不适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患者渐现精神症状,如幻觉、言语、行动错乱、抽搐等。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,最终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。
四、防治措施 预防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是防止被犬类等动物咬伤。
1.控制动物:对可疑动物必须隔离饲养,并对可疑动物进行检疫,确认阴性后再放入自然环境中;对于野生的啮齿类动物和其它动物,也应尽量控制,减少人类感染的发生。
2.暴露后的处理:由于现阶段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剂来完全预防被感染,因此需要对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,包括伤口清洗、注射药物等。
③伤口处理:正确处理伤口可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病率。对可疑感染的患者,应该积极进行伤口清理,避免感染源的存在,这主要包括伤口清洗、伤口消毒和伤口缝合。
④抗血清的应用:在接触病原体的48小时内,应尽早使用高效价的狂犬病抗血清,以阻止病毒的繁殖。